第93章 九章 回首——成道明王

殊胜玄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明史帝仙传最新章节!

    天宇中,一山一世落幕人像淡去,宛如一缕轻烟消散于空,然后一山又起,你方唱罢,我又登场!

    明君飞上天幕,往事历历在目!

    成道:建文帝托钵独步,万里独行,一路化缘乞讨去寻找,他心灵的归宿与目标,路上风霜雪雨,还要忍饥挨饿,

    身体上的痛苦还是其次,更还有世间常人,各种人心上的干扰与魔难!嘲讽、谩骂、侮辱、戏弄、讥笑、人格上打击与羞耻、折磨,不只是这些负面因素的魔难,

    还有很多世间名、利、色、气等种种貌似正面诱惑与干扰,曾有一个富可敌国的名门望族之主(现代的流行名词:土豪),曾希望永久挽留住建文做他的家庙住持,并不遗余力地供养,许诺百年后以家业相赠

    但是土豪万万没想到,这个在常人看来是天大的好事,对建文来说,根本没用,建文连半点惊喜的表情都没有,土豪想这个世界除了傻子与神仙,没有人不爱钱的了,他无法理解,觉得不可思议。

    也不知建文在人间行走了多少年,他向道的心从来没有改变,一直在寻找道德人文之祖舜帝的九疑之所在。终于有一天,他来到了永州九疑山,在舜帝陵前,他面壁九年,

    在法界见到了舜帝。他问舜帝:“为何我心怀天下,仁心治国,却落得流亡他乡?”

    舜帝回答:“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帝王将相,皆是短暂,何来万年不朽的江山,人身难得,勤修亘古长存不灭之道法,成就与天地同在之永远金身,方是解脱之道!”

    建文感到醍醐灌顶,瞬间心里,大彻大悟,法眼通透看穿无量宇宙,无数世界,

    此时九疑山,本来形状相似的九座山峰,有九股青气冲天而起,空中变化凝成一只巨大无比的擎天手掌,掌中托着两件奇物:乾坤寰宇玄妙无边生生不息大道之图(简称:乾坤玄妙图)、十方世界六道转生如意不灭法相天轮(简称:六道转生轮)!

    然后天空突然充满了妙不可言的三种大神通无量法力道气,建文手中须弥芥子环,立刻放大成一个圆形大光环把建文浑身圈在其中,

    日月光明剑,日月同时显现在建文头顶,金银光芒无限能量,从建文头顶贯通而下,建文整个身体先是变成混元金刚不破之身,然后净化升成通体纯净透明之圣体,最后形成凝聚成天地浩荡无边正气之躯

    身体等于是同时完成进化成佛、道、儒三圣之体,头顶涌现三朵玄妙神奇之花,一朵金色莲花,一朵红色梅花,一朵紫色菊花,

    然后三朵花同时花瓣绽开,莲花上盘腿坐着一个佛家模样的元婴,菊花上端坐着一个道童模样的元婴,梅花上正襟危坐着一个儒家模样的元婴!

    每个元婴头顶有一根通天光柱,直射无尽天宇,三朵花轮番整体大周天旋转,与每朵花还小周天自转,

    此时乾坤玄妙图与六道转生轮都迅速形成两道光芒,直飞到弥须芥子环光圈之中,三个元婴同时被吸进了乾坤玄妙图,建文元神与本体一起跟着收入乾坤玄妙图中

    图中显现出一行金光明亮的古篆体字,名曰:殊胜大明王!

    剑诀:

    混沌未分

    宇宙无极

    开天辟地

    万法归一

    顶天独尊

    儒释道力

    浩气常存

    仁者无敌

    救赎:

    明王出玉虚宫,下昆仑山,回人界,处理一些善后事宜,先将须弥宝环、日月光明剑、六道转生轮,无极海、火焰山全部封入乾坤图中,

    然后召集方孝孺等乾坤世界众生与芝仙三友,将自己的打算说与众人,乾坤世界众生,苦劝明王,但明王说,心意己决,无复多言。众生痛哭流泪,万分不舍,因为此去凶险万状,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明王道,不必忧伤,我已将各位托与三教至尊,他们说自会安排,不必多虑

    众生拜倒在明王脚下,哭声动天,悲泣撼地,明王也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众人厚望与爱戴,必定重修回来,善待众生。

    然后,明王回到南国武当山,召集八寺院大人,问他们愿何去何从,八人皆愿百年后,不入轮回,但只等王者归来,誓死追随!

    于是明王将六道转生轮从乾坤图中取出,将这两件宝物与本命法剑九九玄犀剑交由八位忠臣保管。

    随后,明王又来到太岳武当,玄帝已在锁魔殿与灭魔宫处等候了,

    玄帝道:“明王,此前三教至尊先师,已将大福报补偿给愿意善解的生命,多数生命接受补偿,或去人间享福报,或去天界得人天福报,现在还有少数极怨恨的债主不接受补偿与善解,

    不过洪武永乐可以在之后百年内还清,现在你要承担的是七杀魔气,他二人七杀魔气,你需一个人承担,你真愿意再下世历劫,重修再来吗?

    三教至尊,要我托话给你,说你就算现在改变主意,至尊也同意,先前还的与现剩下的债也不需你承担,只要你不下世重修,还可以维护三界秩序,造福三界众生。”

    明王,道:“不解脱自己,如何解脱别人,不自觉如何觉他,不自度如何度人,又何必执着于现在的安逸与成就,不去面对自己应该面对的责任与问题,本身就是修行中应过的难关与必须面对的磨难,岂有回避之理,

    成与败,得与失,都不是我应考虑与执着的心结,生亦何欢,死亦何悲,帝君,此地一别,不知又要隔多少沧海桑田才能再次相见,你也要保重!之前提醒之事,你务必注意。”

    玄帝虽已修至无情无欲之境,但毕竟还在人界,多少被明王之话,感到辛酸,虽然相识时间不久,

    但感觉已是不可多得的知己,再何况明王之心,可昭天地日月,不愧为至圣至贤!

    适时天阴风起,太岳低垂,雨纷纷而下,草木之悲弥深,武当银顶峰,生起愈来愈深的薄雾浓云,渐渐四下白茫茫一片,不辨人影与踪迹,如梦如幻,明王不禁一股油然而生的悲凉在心头漫延开来

    歌曰:

    天地茫茫不知愁

    人间沧桑几度秋

    此处一别风飘絮

    明月空照水悠悠

    看到此处,殊胜再也忍不住,临风洒泪,不胜凄然,一个人修炼成神,不知要吃多少苦,本来已成就了,跳出三界不用再吃苦了,却又放下神的光环,再度下世历劫修行,成则更胜一筹,威德更进!败则一朝沉沦,永不超生!凶险之极!

    因自古以来,出三界后,再进三界,几乎没有再修回去的可能,在神的眼里,从三界外进入三界内,就等于自我沉沦,自我毁灭,象一个神死了一样,

    因为先苦后甜易,先甜后苦难!从三界内修出去比较而言虽然难,但还是可以成功,但是从三界外再进三界内来,想再出去,就非常难!

    打个粗浅的比方,一个人没吃过山珍海味,吃糠咽菜还觉得可以,但品味了满汉全席,再来吃粗茶淡饭就很难习惯了,这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