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周身寒意

雁归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美人谋最新章节!

    过了多日之后,明曦一闭上眼,似乎还能感觉到那夜的黑。黑得无边无际,压得人难以呼吸,隐约的哭声如杜鹃渧血,萦绕不绝。

    路走了许久,眼前渐渐明朗,明曦看到了紫宸殿飞檐上的龙头。殿内依然灯火通明,皇甫烨应该还在那里批阅奏折。皇甫烨不得不说是个勤政的皇上,自登基以来,只留给自己极少的休息时间。像昨夜那种早早就寝的时候并不多,明曦在今天早上也听说,皇上在她睡熟后不久便离宫而去,一直到早朝时都在御书房理政。

    明曦站住,领路的太监问道,“娘娘,皇上刚才吩咐是明儿个早上散了早朝再去复旨,您是不是先回承欢殿呢?”

    “不了,如果皇上还在理政,我现在就是复旨。”明曦说,“你去问一声,皇上在不在?”

    “是,娘娘请稍候。”

    领路的太监很快回来,躬身答道,“娘娘,皇上在里面,不过秦少卿在,您得稍候。请先随我到偏殿用茶。”

    “有劳!”

    明曦在偏殿坐下,有宫女奉上香茶。殿内说话之声隐约可闻,似乎皇甫烨十分生气,正在厉声斥责秦子建。

    秦子建,秦贤妃之兄,文武双进士出身,随皇上出征,战功显赫,现封为光禄寺少卿,专司宫中警卫。

    明曦手捧茶盏淡然坐定,其实对一墙之隔的殿上言谈极为关注。母妃的殿中仍然藏着那刺客,此时皇上与专管宫中警卫的少卿大人深夜会面,若说这与那刺客毫无关系,任谁也不会相信。只是,虽然皇上声高,却语句极是简短,最响亮的,不过是他怒极摔碎茶盏之声。

    等了会儿,明曦起身更衣。

    借此机会,明曦自鞋中取出了媚儿拼死送出的东西。那是个极小的布团,上面用血写了一个“秦”字。是秦贤妃!

    其实明曦在事发之后已经分析过到底是谁主使媚儿,后宫争斗无不残酷,胜者或可一时荣宠,败者轻则失宠,重则丢命。媚儿在宫中这几年看过多少类似事件,她又是个机灵聪明的孩子,若不是有不得不从的原因,她怎么会以自己的性命来行此险招?

    不管是秦贤妃还是肖惠妃,甚至皇后,对于新宠的明曦都有害人动机。皇后善妒,又无子嗣,对后位有威胁之人十分警觉,她不会相信任何一人,但也会拉拢任何对她暂时有利的人。肖惠妃机智不足,却仗着有孕在身,一时气势直逼皇后,才会有梅香之事发生。明曦一语救了梅香的命,肖惠妃再笨也知审时度势,必不会在这时候与明曦正面冲突。

    唯有秦贤妃,她自恃容貌第一,又得盛宠,明曦一出现就夺了她的风头,更加上明曦在梅香之事中与皇后和肖惠妃都发出了示好的意思,她恐怕明曦与皇后和肖惠妃联手,要先下手为强极为可能。

    可是,秦贤妃毕竟与明曦不够熟悉,与媚儿是怎么联络的?她又是以什么来要挟或者是诱惑了媚儿,让媚儿成为她手中杀人的刀具?这些恐怕明曦无从再知晓。媚儿拼死送出这一个信息便是让明曦知道事后的真正黑手是谁,让明曦以后多加防范。

    媚儿用自己的死,证明了明曦身边要急于害她性命的人,已经出现!

    明曦闭了眼,深深叹息,将那血书小心的藏起来。这个是媚儿给她的,不到迫不得已,时机成熟,明曦是不能将其示于人前。就算是现在将这物交给了皇上,也救不了媚儿的命了!

    回到偏殿,明曦刚站定就看到秦子建顶盔披甲自正殿急步而出,哗啦啦的锁子甲声响渐渐远去。随即,孙德生过偏殿请明曦去见皇上。

    皇甫烨坐于龙案之后,龙冠束发,面沉如水,一双剑眉拧成一道,眸中寒光如剑。明曦心中发紧,上前施礼见过。

    皇甫烨摆手让她起身,“你今日受惊了,朕才说明早再听你复旨,这么晚为什么还来?”

    明曦稍有安慰,他并不是丝毫不在意的。但根本容不得她有片刻温情,皇甫烨又道,“那贱人如何回复的?”

    既然来此,自当复旨。温情如昙花一现,便已凉去。

    “媚儿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已经画押。”明曦将媚儿的供词呈上,孙德生接过转呈给皇甫烨。皇甫烨只是扫了一眼,便扔在案上,“主使是何人?”

    “媚儿坚称是自己主意所为。”

    “毒药自何处来?”

    “明曦命其到太医院替母妃取药时,她自己偷盗得来。”

    “可有其他同谋?”

    “并无同谋!”

    皇甫烨问得越来越急,明曦答得越来越快,但几句话问完,整个事件似乎已经清楚。皇甫烨凝眸望着明曦,她仍是赴宴时的装扮,明艳照人,谁能想到不过几个时辰,已经发生这样的事情。

    她本就是个清冷的性子,在哪里都是遗世独立一般,此时她身边的人有些等大逆之事,她更加的如同全身笼在阴云之中,看似柔弱可欺,一靠近便能感觉到她周身的无限寒意。

    她用冰冷封锁了自己,武装了自己,也完全的隔绝了别人的暖意,善意。

    皇甫烨想起多年前的杨昭,一样的小心谨慎,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看似温和,实则清冷。外臣不得与王子结交,但由于杨昭的特殊身份,算是半个宫中人,得以常出入后宫。

    即使如此,杨昭却从未有任何逾越之词。自小皇甫烨与这位皇叔关系甚好,并在其叮嘱之下,多次关照小明曦。当时他年纪尚小,并不了解这其中深意。但在明曦不足一岁之时,突然传来信息:郑王杨昭病逝于贬地。

    直到皇甫烨成为靖怀王,娶了吕相的长孙女,已是太子之位的最大威胁力量之一,皇甫烨却发现了惊天的秘密。那年文帝寿辰,淳妃不胜酒力先回凝云阁,有神秘人随后而至。皇甫烨自是认得那人,伺机拦了他。谁能想到,为了见深爱的女人一面,郑王杨昭不惜诈死!

    皇甫烨从此在杨昭的头上悬了把刀,随时可能坠落取其性命。他未以此相要,反向杨昭试探了关于皇储的任选意见。杨昭明白此问的意义,他几次机锋之下确认皇甫烨之心,皇甫烨也将文帝分析得十分透彻,杨昭终于表态,要相助于他。要求有两个:事成之日,淳妃与明曦要保得万全!

    于是恒王求婚之时,靖怀王戏言巧拒婚!

    杨昭深知皇甫烨此举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笼络他,得其相助。他在靖怀王回到靖州之时,奉上了十年夺嫡良策,五年仁政良方,还有一卷可以任用的贤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