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杀戮与猜疑

太古黄铜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星海征服者最新章节!

    第217章 杀戮与猜疑

    离开了空间站,赵翼才松了一口气。

    只耽搁了大约二十分钟,还可以接受。

    他带着第二分遣舰队进入超空间,继续对矿工舰队进行截杀。

    他把距离把控得很好,减速中的矿工舰队依然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又消灭了五个星系的矿工舰队之后,剩余的矿工舰队成功地完成减速。

    无论是决定继续向前发起进攻,还是向后准备返回矿区,减速之后至少可以避免单方面被动挨打的窘境。

    赵翼研判了一下各星系传来的战场局势,决定还是先堵住那几个准备后撤的舰队打。

    他联系上阿纳斯塔西娅,把情况简略说了一遍,然后说:“当初分兵为二,是按照和星系守备舰队合力能够消灭矿工舰队来安排的。后来进入战斗之后,由于矿工们阵型太差、速度过快等原因,让咱们一直有可乘之机,也就一直这么将就着打到现在。”

    “可是现在矿工们慢下来了,又处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位置。咱们得不到星系守备舰队的支援,要是两支分遣舰队单独和矿工舰队交战,伤亡必定很大。”

    “我提议,咱们还是合兵一处,由我进行超空间导航,带着整个舰队一起和矿工舰队交战。”

    “我现在前后已经打了八个星系的矿工舰队,前后共计进行了十九次超空间航行,无一失误。如果这样你还觉得不放心,那咱们就使用超空间航标,我第一次带舰队进行超空间航行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阿纳斯塔西娅说:“好,那就用航标吧。”

    ——

    整个师团合兵一处之后,阿纳斯塔西娅重新调整了部署,将舰队划分为一线舰队和二线舰队。所有的作战舰编为一线舰队,由赵翼任指挥官,“摩尔曼斯克”号和“莫斯科”号,以及其他勤务舰船、登陆突击舰船被划为二线舰队,由瓦列里娅任指挥官,她自己担任总指挥。

    部署了作战任务后,舰队完成补给,随后启航,抵达希尔伯星系,确定了矿工舰队位置后,舰队再一次进行超空间航行,随后出现在矿工舰队的前方约一千五百公里的距离。

    出乎意料的是,矿工舰队并未直扑上来,而是立即减速,开始重整阵型,同时用公用无线电频道发送了一条消息:“我们请求投降,但是你们必须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听了通信兵汇报,阿纳斯塔西娅左右为难。

    接受投降吧,一怕矿工变卦,二忧虑杀伤不够则会大幅度增加投标成本。

    拒绝投降吧,又怕激起矿工死斗的意志,大大增加伤亡。

    她对通信兵说:“告诉他们,我们需要时间讨论。”

    “是。”

    随即,她便召开作战会议。

    “现在矿工们要求投降,要求我们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沉默了片刻之后,有人说:“直接拒绝肯定不行,这么多敌人,真要是铁了心跟咱们拼命,那现在连线的各位起码有1\/3没办法参加下一次会议。”

    便有人说:“这投降说不定只是缓兵之计,谁敢保证他们回到矿区会不会变卦?要投降,那就得老老实实停舰、停堆,接受检查。”

    “他们尚有一搏之力,怎么可能就这么老老实实的把生死全交到咱们手里,这要求一提出去,对方就算是真想投降,也要变成假投降了。”

    “那你倒是提一个既能让他们接受,也能让咱们相信的方案啊!”

    “我提不出来,你倒是提一个?”

    ……

    太空矿工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最赚钱的营生。赵翼当年穷困的时候,也曾对他们非常眼红,专门花时间了解过他们的事情。

    太空采矿意外频发,死亡率奇高。在这样的环境下,矿工们除了拼命生孩子之外,还普遍地以血缘关系抱团取暖,对外争夺利益。往往一个矿区的矿工,只有那么十几个姓氏,在长期的利益争夺中,彼此之间都结下了很深的仇怨。

    之所以有深仇还能团结抗争,是因为每个姓氏就那么一两个带头人,只要带头人们能形成共识,下面人有想法也会暂时忍着。

    提高矿石收购价就属于这种能让所有带头人达成共识的事情。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内部的血仇就真的消失了,只是在大局面前,他们暂时把血仇压了下去而已。

    可以从这一点下手。

    想到这里,赵翼说:“有个事情大伙儿可能不太清楚,矿工们内部其实仇怨也很深。我有个提议,咱们就如实告诉他们,星域政府对他们每个人都给出了八千星币的悬赏。如果放过所有人,咱们的损失太大。咱们只能放过他们一半的船,一半的人。谁生谁死,他们自己决定。”

    一片沉默中,阿纳斯塔西娅怀疑地说:“这么赤裸裸地挑拨离间,你确定有用?别一下子就把矛盾激化了。”

    赵翼坚定地说:“你相信我吧。他们本身内部是有深仇的,暂时的团结是因为要让政府提高收购价格。但是他们选了撤回矿区,就证明他们已经放弃了原本的打算,只想保住小命,碰到我们就选择投降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团结的理由已经不存在了,咱们只需要稍微推一把,他们自己就会打得不可开交。”

    “好,就按你说的来。”

    ——

    收到了“莫斯科”号发过来的公频无线电之后,程思源就知道内斗已经不可避免。

    早在各个财团轮番上阵劝返他们的时候,矿工们就已经得知了政府用招标消灭他们的计划全貌。对方并未说谎,所有矿工活的可以抵扣一万星币投标款,死的可以抵扣八千星币投标款。数百万矿工,如果尽数放过就是数百亿星币。对方舍不得这笔钱,完全符合矿工们对财团的认知。

    十几个氏族,并不一定都想内斗,毕竟内斗完了财团会不会遵守承诺还很难说。

    只是大家都处在一个恐怖的猜疑链中。

    就算有那个氏族不想内斗,也难保别的氏族不会拿他们祭旗;为了不被别人拿来祭旗,就必须去尽可能多地联络更多氏族,临时结盟,以求自保;大家都在结盟,谁结盟慢了一步,就有可能处在劣势之中,成为牺牲品,因此结盟也必须快,不快不行。

    等到所有的结盟完成之后,强弱之势落定,那……

    弱势方怎么可能相信处于优势的仇人?

    优势方又有什么理由放过处于弱势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