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原石拍卖会

一路灯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穿越之落宝金钱最新章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进入三四月很多花草树木就开始吐露新芽,在冰雪消融后格外有活力,对于很多想要踏春赏景的男女,植物园和森林公园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走的远一点,也可以到百望山、小汤山走走,看着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红,实在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林安雅抬头望向厂房后的连绵小山坡如是想。

    现在当然不是踏春时节,时间已经逼近六月,她也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之所以来到这个较为偏僻的空置厂房区还是为了期待已久的翡翠原石。

    翡翠对于中国同样是“舶来品”,大致在明末清初传入我国,虽偶有“翡翠”字眼出现在更早的古籍中,但远不如“昆山玉碎香兰笑”“君子如玉”“玉质兰章”等等玉石文化来的源远流长。

    跟在师父身后,步入厂房老旧的铁大门,再转入后院的仓库位置,人声就热闹起来。

    数十人分成大大小小的圈子,围着仓库外面摆放的“蒙头”石料争论不休。侧耳听去,是中间两人在争论同一块石头内里的“究竟”。

    “我明明看见的,刚才一块一摸一样的石头切开了这么大一块翡翠。这两块长得这样像,说不定就是一起的……”上身只穿了一件白衬衣的中年男人兴奋的指点眼前的石头,极力向争辩的人解释。

    “嗨,老胡,我看你还是不要赌这块了,你看那些切开的,十有八九没什么好东西,你花了冤枉钱还罢,最主要的是真是块石头就丢大人了……”和他争论的不是别人,而是一路的同伴,显然在劝说他的冒险想法。

    被这样一劝,原本还兴致勃勃的中年有了几分犹疑,但耳边“呲呲”的切石声和巨大的收益刺激得他立时忘了风险。

    “没事,不就是两块钱吗!要是赌输了就当抽烟了!”

    同伴暗自嘀咕道,这么“金贵”的烟可没见你抽过,以往自家卷的旱烟你还要把烟屁股吸干净,真没见过这么“阔”的。但同伴也明显知道这是劝不住了,只好让开身,看他去结账、切石。

    刚进来就看到有人切石林安雅还是很新奇的,不知道现在的原石是什么样的?

    新世纪后由于连番炒作,翡翠的价格已经直升了十几倍,即便是原石也炒成了天价,往往几百王入手,破个小窗口就能翻倍转出去,而每年缅甸腾冲的大型交易会上都要出几件天价“标王”,刺激的翡翠次货、假货市场也繁荣起来。

    林安雅随着院子里的人驻足围看,陈老也没有催促,同样停下脚步。他见识、把玩过不少翡翠制品,但由于国内局势和翡翠流入内地少的缘故,这样大量的原石买卖也没有见过俩回。

    这块儿两块钱“天价”的黑皮石头很快被切开。

    “没有看到翡翠!”

    “还是石头料……”

    “完了,没有一点玉,全打水漂了!”

    “这次看来是空的,还是要谨慎呀!”

    “确实,粘上赌就没好事,想买两块玉玩玩儿也行,这什么也看不到的石头还是不要碰的好……”

    中年男子的这次赌空给众人泼了一盆凉水,原本就对这种“赌石头”的玩儿法抱迟疑态度的人纷纷出言,不太看好。

    但赌石这一方式能在十几年后火遍全国自然有着它的优势,十几甚至上百倍的巨大红利代表着只要有一个人成功,就能吸引来前仆后继的“淘金者”。就像上世纪的美国淘金热,哪怕金矿枯竭、生活窘迫,仍然有不计其数的年青人抱着“发财梦”到来,希冀自己可以发现一座未曾开采的大金矿,从而一夜暴富。

    人群外面林安雅看到结果也长出一口气,原以为这时的原石开采还没有那么剧烈、老矿坑的石头质量会比较好,不想还是没逃脱“十赌九输”的结局。

    看热闹的人还在院子里流连,一边的机器和工人还在不停的切割原石,一块钱这一块,仿佛主人打定主意就算没人买就全部切开似得。

    这时没有“翡翠热”,翡翠原石也是稀奇物,自然没有后世那么多赌石的技巧和口诀。大家都是凭感觉猜测,要是能有哪位懂一点儿地质研究就可以称得上是专家了。

    林安雅也曾想过趁现在翡翠价格没有飞升,可以屯一些好料,不管是解出的翡翠还是有赌性的原石在十几年后都能大赚一笔。不过一想到这有可能暴露自己的秘密,她就打消了心里的念头——这一世好不容易有了美满的家庭和顺畅的人生,她已经很满足了,不想有什么意外破坏了现有的生活。

    陈老看了一场“切石”遍没了兴致,直接转身往仓房里去。

    “走吧!去里面看看真正的好东西。”

    陈老说“真正的好东西”不是没有道理的,里面仓库两百平的面积,堆放的都是大块的石料,好些还被切开了一片窗口,露出琉璃玉质、翠色鲜活的玉肉。跟外面一比,好如优等品和边脚料——不在一个档次上。安雅这是也大悟为什么大家都聚在外面选石头,显然在外面只是小打小闹,就算亏掉也不心疼。

    里面的守卫就很森严了,基本上有十几个人在盯着,游曳巡视。再往里的房间,更是被团团把守着门,跟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

    “哈哈!老陈你可算来了,咱们也有几年不见,要不是老许告诉我,我怕是一眼都认不出来了!”

    陈老带着徒弟到了守卫着的门口,叫人进去通传,不一会儿许老陪着一位对襟月白汗衫的老人出了来。

    老人看着五六十的年纪,身子骨却很好,面上红润、发型整齐,说话间大步跨出,手上拿的黄花梨拐杖被提在一侧成了摆设。

    “是啊!好久没见了。上次见面还是在桥头小面铺子,大冬天一人一碗油泼面吃的火辣辣。”

    “那是,就算现在我也能吃一大碗,,咱们几个老伙计好不容易聚到了一起,这次一定要喝一顿。老邵呢?现在还掂得动铁勺吗?他的那道烤乳猪我可是念念不忘啊……”

    陈家豪似乎和来人极熟稔的样子,但实际上两人也不过是年青时的泛泛之交,陈曲两家祖辈都曾阔绰过,所以两个富家子弟有些面子情。不过与陈家的支离破碎不同,看情形这位现在是“发达”了。

    “这是我的弟子!”

    “安雅,这是你曲伯伯。”

    陈老又介绍了身后的徒弟,曲世成果然热情非凡,他这次请了几位翡翠玉石方面的行家就是为了干一笔大的,故而表现得极为客气,面上很是“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