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权交接(三)

云无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极品少帅最新章节!

    请有能力支持无风写作的朋友来17k订阅本书,坚持正版阅读,谢谢了

    --------------------宁婉婷目光炯炯,看得云铮一阵心虚,干笑道:“娘亲,儿子莫非突然变成妖怪了,您怎么这样盯着看?”

    宁婉婷轻哼一声,收回目光道:“你最近还真有些多智而近妖”

    云铮心里一咯噔,面上却是笑嘻嘻地,涎着脸道:“娘亲,您这是夸儿子还是骂儿子呀?多智可是好词儿,但近妖就有些……嗯,难道儿子聪明了,娘亲也不喜欢?”

    “少贫嘴”宁婉婷伸手在云铮头上敲了一下,问道:“听说你在淮安那边的时候,把东方丫头叫过去了,给她安排了一大批研究计划?”

    “这个呀……呃,计划是有一些,不过也算不上是一大批,再说也不是给东方小姐一个人的,儿子的鹰扬卫里头,军师祭酒李墨李显阳也是个格物人才,儿子把他也留在淮安了”云铮一时搞不清老妈为何忽然问到这个事,不由得瞟了云岚一眼,却见云岚在一边好整以暇地品着果汁,似乎根本没听他们母子二人对话一般

    宁婉婷道:“那些研究,为娘也有些了解,有些东西,还是不太适合在淮安做的”

    云铮立即明白老妈的意思,眼珠一转,笑了起来:“正巧,儿子原本便打算待父帅去洛阳履新之后,便将淮安的研究人员一并撤到燕京来的,既然娘亲也有这样的意思,那就更好办了其实儿子有一个设想,就是在燕京建立一个科学院,专门招揽这些对于各类格物有着一技之长的人才,让他们负责创新发明以及改善一些已有的工具器械,只是我大魏开口闭口不离孔孟,一提到这些就拿奇技yin巧来说事,好像他们平日里所穿所用就不是这些奇技yin巧做出来的一样,倒是很让人恼火”

    云铮关于搞科学院的想法可不是一朝一夕冒出来的,他知道中国儒家文化对于统治阶级的好处,但也知道数百上千年的封建zhuanzhi压制了科技创新的热情在前世的历史中,其具体的表现有这样几点:

    一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面对西方科学启蒙思潮和工业革命lang潮的冲击,中国固步自封,把工业革命成果拒之门外,沉湎于传统落后的东方文明和农本经济,偏安一隅,闭关自守,拒绝与西方国家交往,主动放弃海上远洋活动,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直到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世界强国推入封建半封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

    二是重文轻理,八股取仕封建统治阶层重农抑商、重文轻技、八股取仕、闭关锁国、文化zhuanzhi,鼓励柔弱和温顺,反对冒险和暴力,强调“学而优则仕”,提倡通过多读书来做大官

    三是“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从民族文化传统和思维观念上来看,西方人崇尚武学、重视技术、喜欢挑战和发明创造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礼让、谦卑、求和、忍辱负重,认为“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统治阶级“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认为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是“奇技yin巧”,从事科技的人只能列为“方技”之列,科技处于十分低下的地位尤其使中国军事文化出现了重道、重谋而不重器、不重技的怪异规律“学而优则仕”,“半部论语治天下”,只要把四书五经八股文背熟了,就能当官,走入仕途,就能够制人;而一旦落魄到“技”的地位,就只能受制于人

    四是重道轻器,以巧补拙当科技和装备沦落到世界二流或三流水平之后,当器不如人、技不如人、凶器不凶、利器不利的时候,又被迫重新回到“道”上找出路,企图以谋制胜、以巧补拙,以艺制人,通过战法创新、理论创新和各种花花点子来制敌于死地这种重道轻器的传统思维逻辑往往会偏离正确方向,在人与武器的关系中把人的作用提升到完全能够取代装备、抵消武器作用的地步,最终距离科学精神越来越远西方重器也重道,但器为首要,道为次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云铮觉得正是这四点造成一个这样的结局:中国虽然有技术创新却没有科学发现中国虽然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一些创新的思想火花,虽然也有过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一些发明创造,但由于多是技艺和技巧层面的发明,缺乏理性思维和规律的把握,所以缺乏指导价值和推广前景因此,西方科学家多重科学理念,认为技术仅仅是实现科学构想的一种技巧和手段

    云铮当初就特别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央电视台引进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电视节目,很多也是娱乐性节目,但是仔细一看,人家的娱乐性节目是让观众参与其中的科学实验节目,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让观众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常识,青少年如果经常观看这样的节目,就会产生科技创新的萌动和联想而我们的电视节目很多都是傻乐呵,臭贫嘴,这有什么意思,一点科学内涵和高品质的幽默都没有当你看完一场娱乐节目之后,就感觉白白lang费了时间,一无所获什么叫寓教于乐?外国人做得很好,而我们连学习都不感兴趣科技素质,这是中国崛起最需要的素质!

    而在这个世界,云铮刚刚穿越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但到他逐渐习惯并且开始享受在这个世界的新生之后,他便萌动了建立一个科学院的想法他希望改变中国“一贯只有技术,却没有科技”的怪异现状,为中华文明加上一些更积极进取的思想,使今后即便仍然会改朝换代,仍然会有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但中国却不会在这lang潮中被打得头破血流

    这,也许就是一个穿越者最基本的民族情结

    宁婉婷没料到自己的主题还没说,儿子倒是开始兜售起他的想法起来了,不禁问道:“我们不是已经有东阁负责研究武器了吗,还要弄这个什么……科学院做什么?再说,科学是什么东西?”

    云铮愣了一愣:“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维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见双亲听了都有些困惑,连忙决定岔开这个话题,因为这一时没法给两个古人解释明白他飞快地继续道:“至于东阁,不错,东阁可以为我们改良或者甚至制造一些新式武器,但东阁的创造是依赖于一个或者几个聪明人物的能力而进行的,但儿子希望的是,能够培养一大批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越多,我们可能得到的收获也才越多再说,光是武器创新,那也不够,按照儿子的设想,我们要把更大的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农业、工业等民用产品的创新上面去,只有我们把这些实力搞上去了,才是真正的强大了”

    这回云岚也疑惑起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农业和工业上?怎么花?再投入更多的人和钱开垦荒地和矿山吗?”

    “那也不尽然,其实农业要发展,不仅要大面积开荒,还要兴修水利和注重农具改进,这样农业发展才会迅速比方说国朝这几十年来,许多新形田地开始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就是过去历朝历代所没有,但是经过新的农业思想创新,被开垦了起来,而且各有用途,产量不低,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田地面积,增加了收入,这就是科技的好处其实不仅是开垦各类田地是如此,使用新型农具也有这样的效果比如国朝建立不久,推广了踏犁,后来又使用拔秧工具秧马这些东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有很好的作用前次儿子在淮安的时候,发现一个铁匠,他是辽地汉人逃乱南下的,他发明了一种使用分立起垄、中耕趟地的趟头,原本无人重视,但儿子看过之后却发现此物大妙,特别适合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也包括我们北疆在内,儿子粗略估计,如果农民们都使用这样的新式工具进行新式耕种,则光这一项小小的、毫不起眼的发明,就能让整个北疆年农产品收获提高一成左右一成听起来是不多,但如果这个提高是指整个北疆……爹,娘,你们应该知道那数目该有多大这就是科技的魔力”

    宁婉婷惊讶万分,她还真料不到区区一个小铁匠,竟然能让整个北疆农业整体增收一成,虽然这只是云铮假设整个北疆都采用这个办法之后的效果,但云铮如此信心百倍地当着他们夫妇的面说出来,定然是做出了详细考虑的,不可能是无的放矢,那这可就很厉害了,这真的是一个区区小铁匠的功劳?

    云岚作为整个北疆的掌舵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听了云铮的话,略一思索,问道:“这就是你说的农业科学?”

    云铮笑起来:“这算是是农业科学的一部分,其实还有许多,包括各种种子的培育、各种农业畜物譬如牛的繁殖、各种肉食畜牧的养殖等等,都是农业儿子的意思就是把对于这些事情有特别擅长的人才集中起来,让他们琢磨出一些比现在使用的办法更好的法子,让我们的农作物种得更好一点、产得更多一点、更不容易死掉或者坏掉一点;让我们养的牛更有力气一些,活得更久一些,让我们养的猪啊羊啊的更肥一些,马呢就跑得更快一些等等”

    云岚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微笑起来,点点头:“这个想法,听起来的确不错”

    宁婉婷也道:“臭小子现在越来越会忽悠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只怕不是那么简单,就说那种的庄稼收成更多,这不是老天爷说了算的事吗,你还能跟老天爷倔么?”

    云铮道:“所谓人定胜天,庄稼收成增多虽然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的,采用新式育种的办法就能做到,譬如杂交……”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杂交水稻还是不要说了,自己就算知道袁先生用的什么种,恐怕也培育不出来,只好道:“譬如占城稻,占城稻是从林邑引进到我大魏来的,现在已经开始在南方广泛种植,产量和抗旱涝的能力都大大提高”

    宁婉婷原本想说“那时稻子,咱们种的是麦子呀”的,但一想还是不要打击儿子的积极性,便笑道:“好了好了,知道咱们铮儿的雄心壮志了听你说了这农业科技,那工业科学又是什么?”

    “工业科学嘛,范围也很大,譬如刚才说到的那铁匠发明的新农具,这农具要制造成功,其中的冶铁、锻造等,就属于工业另外,矿产的开挖、矿石的冶炼又或者制造开挖矿山的新工具这些,也都属于工业简单的说,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云铮呵呵笑道

    云岚忽然道:“这工业的事情,听了你对农业的叙述,为父也能猜到几分,你就不必再细说了,总之这什么科学院的事情,为父可以同意你去做但是……毕竟此事对于国朝当前的形式来说还是有些……异常,所以为父觉得,你应该同时建两个院一个文学院,一个科学院,文学院大张旗鼓地搞,搞得越引人注目越好,而科学院则不要张扬,不必刺激那些儒生们,万一他们还是问起……”

    云铮笑道:“父亲放心,万一他们仍然问起,儿子却是有办法的就说那农业,儿子就说这是为了研究一种新的种子,让天下百姓皆能吃得上饭,乃是天下大仁大义之举……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这事情儿子玩得顺溜”

    他这般说话,云岚居然也不动怒,倒是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

    宁婉婷看了丈夫一眼,微微使了个眼色,询问是不是该问起关于云铮“战略布局”的问题,云岚没有说话,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宁婉婷略一犹豫,终于还是问道:“铮儿,你上次所献的万里海疆图,你父亲和为娘的都看了,为娘就是有一点好奇,为什么从那地图上看,一旦你真的占据了琉求——就是你说的台湾——还有菲律宾等地,好像就把咱们大魏朝从海上包围了呢?”

    云铮眼皮都没跳一下,嘻嘻一笑:“这儿子可就不知道了,这哪里有岛又不是儿子说了算的,那是神仙们的事情嘛,儿子只是对这些岛上的物产有兴趣而已”

    “哦?”宁婉婷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一脸怀疑

    云岚却忽然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夫人,我们且去”然后起身对云铮道:“为父听你今日一番话,可以想象这个主意你打了肯定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给了你权力去做,为父就希望你能做好,莫要叫我跟你娘失望”

    云铮肃然道:“父亲放心,儿子一定尽力”

    宁婉婷见云岚似乎不想多问了,也只好站起来,看了云铮一样,好像要交代什么,最后终于还是什么也没说,静静地随着云岚离去

    一阵秋风吹来,云铮站在风里秋风微凉,清新宁神

    似乎在老子手里,要开始掀起一场道技之争了他挺了挺胸,默念道

    在中国两千多年帝国历史的长河里,济世之方有两种,即道和技

    道就是大道,世界运行的规律,顺着它,你就能控制这个世界大道无为,也就是不能做具体的事情,作了具体的事情,就不是大道了,就沦落为技了

    技,就是做具体事情的方法,比如说木工技术,建筑技术,冶炼技术等等技就是用来使用的,解决每天面临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