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黑幕笼罩

小小的原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重生之大隐最新章节!

    李晓明他们担心的事情,始终还是发生了。

    等李刚一行人赶到沙落村时,从一位村民口中得知:沙洪贵的父亲舍下口粮给村子里面的孤寡老人吃,但是其却活生生的饿死了。

    李刚一行在那位村民的带领之下,快步赶到了村子东头沙洪贵家中时,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老老小小的村民自发的站在院子中,时不时传来阵阵哭声,甚至于有几个老人还跪在地上。

    而一听说李刚他们是从市上、县上来的领导后,好几个老人上来开口道:“领导,沙平(沙洪贵之父)是一名好村长啊!为了我们几个老不死的,居然……”

    “领导,为什么不让洪贵把土地分给我们啊!公粮我们照交的啊!如果那样,沙平就不会有事情啊!……”

    “领导,……”

    “领导,……”

    众人围着李刚一行人,七嘴八舌的说起那沙平的好来,说起把土地分给老百姓的好来,说起……

    李刚是越听,心中越是感到有愧。

    而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爽性指着李刚他们就骂:“你们是怎么当领导的,老百姓饿肚子的事情你们管不管。沙平当初打小日本,都没有事情的啊!可是,可是……”

    “乡亲们,李市长就是专门为我们分土地的事情来的,我们被抓的人也是李市长救回来的,今后一定不会再有此类事情发生的。”看到此情况,沙洪贵连忙出头为李刚解释道。

    “真的!”

    “太好了!”

    “早一点,那该多好啊!沙平也不会有事情啊!”

    …………

    “各位父老乡亲,请你们放心,我是禄武市的市长李刚,我做得相当不够,不称职啊!在这里,我想大家保证:以后一定会有所好转的,你们沙落村一定是此次进行土地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试点之一。”李刚斩金截贴的开口道。

    …………………………………………………………………………

    当天,李刚一行又到了村子里面其余村民家中转了转,有粮食的很少,几乎可以说是断粮了。

    晚上,李刚一行就分散住在了沙落村。李刚和李晓明住在一家房子稍好一点的村民家中。

    其实,说好一点也只不过是相对而言。

    一晚上,李刚的话都很少,心情也很沉重。

    “爸,……”、“晓明,……”李刚父子俩都同时叫喊对方。

    “晓明,从今天从村子里面的调查情况看,土地改革试点——进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是非搞不行了,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了。我看是不是在全市多选择几个点进行试点。”李刚首先开口道。

    “爸,我刚才正想和你商量此事呢!是该如此啊!”李晓明说完又接着开口道:“爸,后面的调研我不准备跟你同行了,准备回家好好想想,写一篇关于土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文章,你觉得怎么样?”

    “晓明,是不是署名又是我的啊!”李刚听后,笑着道。

    “那当然的啦!爸,你不会有意见吧!”李晓明道。

    “晓明,爸高兴都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同意,明天我们就回武县,让司机先送你回家。”李刚高兴的开口道。

    随后,李刚和李晓明就着土地进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事情相互谈了许多,而房间沉重的气氛缓解了许多。

    …………………………………………………………………………

    禄武市。

    李晓明一回到家中,和其母亲说了一声,就足不出户的把自己关在家中,再次操刀,准备书写土地改革方面的文章。

    在那个时候,资料很少且很难找。不过因为有着和珅那丰富的阅历及白明在那信息爆炸年代积累的知识,李晓明写起来还是不算太难,反而难得是,如何把一些后世的言语转化为现在的语言。

    光是文章题目,李晓明就想了半天,且在斟酌再斟酌之后,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埋头撰写,在李刚调研归来的头天,李晓明终于将文章的初稿写了出来,并将文章题目定为《土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农村土地改革新出路》。

    李刚风尘仆仆的回到家中,还不等吃饭,就亟不可待的问道:“晓明,文章写好了没?快拿来我看看?”

    “爸,写好了!”李晓明一边答道,一边回房间拿出文稿来递给李刚。

    一看文章的题目《土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农村土地改革新出路》,李刚就不禁拍手叫好。

    更加急迫的翻开文稿,一看文章的开篇就写到:“土地改革是一种通常存在争议的社会安排或改造,其目的是使政府能够管理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土地改革通常由政府发起并重新分配,改革目标一般为耕地。……”

    看着,看着,李刚不禁自言自语道:“无论世界各地,纵观其历史,人民对与土地有关的不满一直是挑起革命和其他导致社会动荡的最常见因素。”

    “好!好!……晓明,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其中好些观点让人看后不觉得恍然大悟啊!你看,特别是这句‘无论世界各地,纵观其历史,人民对与土地有关的不满一直是挑起革命和其他导致社会动荡的最常见因素’,简直太精辟了。”李刚越看越激动,越看越高兴不已。

    接着下来,两人又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探讨,将几处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了修改……

    “吃饭了!”陈英的叫声打断了二人的探讨。

    食不知味,李晓明没有试过,也没有见过。但是此时李晓明却从其父亲李刚身上见识了一会。只见李刚飞快的扒了几嘴饭,就立即进书房去看那篇文章了。

    一直到了晚上十一点多钟,李晓明和其父亲才将那篇文章的文稿定了下来,并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了分工。

    外公陈家及许家由李晓明电话联系,各地方及中央重要的党报党刊由李刚亲自联系。寄希望此篇文章能早一点见报,早一点引起中央高层重视此事。

    自从发生了上次李刚被抓事件后,在陈昌的指示下,李刚家中第一时间就安上了一部电话,以方便联系。

    第二天一早九点多钟,既1979年1月8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必须大书特书的日子,后来人们将这一天尊称为全国土改纪念日。

    “喂!那位!”的声音从话筒里面传进李晓明的耳朵。

    “你好,我是李晓明,我外公在家吗?”李晓明在电话中很客气对电话对面的家政人员开口道。

    “哦!陈老在,你稍等!”

    “哈哈哈……,晓明你还记得打电话给外公啊!不会是有什么事情才打的吧!”几分钟后,陈老的声音传了过来。

    “外公,确实有事情。”

    “什么事情?”

    “外公,最近我爸下村进行了调研,写了一篇文章,想请外公看看,适不适合发表在党报党刊上。”

    一听又是文章的而事情,陈老不由得不重视起来,前车之鉴还在眼前啊!忙问道:“是什么文章?关于哪方面的事情?”

    “外公,文章的题目《土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农村土地改革新出路》,调研后,我爸觉得应该在全市选取几个地方进行土地改革——土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我也跟同我爸前往看了几处地方,不进行改革是不行了。”

    于是接着下来,李晓明又将禄县美丽村及武县沙落村等几个地方调研的情况一一的向其外公陈老作了汇报。

    “好,晚上你三舅会派人到你家拿文稿的。”陈老也知道此事重大,于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话,就挂断了电话,随即拿起电话打给了李晓明的三舅陈昌,叫他安排人立即去办此事。

    别人不知道李晓明的妖孽,陈老可是早就知道的。从当初机场送行的情况看,李晓明在陈老心中的地位可比李刚还要高的,怪不得一接到李晓明的电话,陈老就那么重视此事。

    …………………………………………………………………………

    “你好,许大将军在家吗?我是禄市李晓明。”李晓明和陈老一说完,立即就打通了许同安大将军的电话。

    过了一分多钟,电话那头就传来了许同安大将的声音:“晓明!你什么时候回京城啊!琴儿那丫头一天到晚都在找你哦!”

    李晓明一听许同安大将军的声音,就觉得其心情不错。

    “许爷爷,不是要打战了吗?许爷爷可不能忘了当初答应我的事情哦!”李晓明笑着道。

    “晓明,是谁告诉的!”刹时,许同安大将军语气大变,非常严肃的问道。因那要打仗的事情可是刚决定下来的啊!连许多军中高级将领都还不知道的啊!一听李晓明的话,许同安大将还以为消息走漏了呢?

    “许爷爷,我刚刚才和我外公打了电话,我爸写了篇文章,到时我外公被派人送到你那里,还请许爷爷帮忙看看!”李晓明非常滑头的开口道。

    打电话给陈老是因为文章的事情,可是在许同安大将军听来,那就是陈老告诉李晓明的了。

    “好,文章我会看的。”许同安大将一说完,就急急忙忙的挂断了电话,生怕李晓明再说要参加打仗的事情啊!

    …………………………………………………………………………

    而也就在这期间,一个黑幕不声不响的罩向李刚,昆省省委、禄武市市委都收到了许多从基层寄上来的信,而信中都毫无意外的提到:李刚是反革命分子,支持部分刁民分土地,走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