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决战昆玉城(七)

飞飞DW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北冥大帝最新章节!

    第十四章决战昆玉城(七)

    坐在军营中的北冥鸿影听到了自己的手下向自己汇报了北冥玉的这次行动之后,挥了挥手示意手下的士兵出去之后,就陷入了沉思。

    “哥,看来这北冥玉还真是不简单,这什么热气球还真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这北冥玉是怎么想出来的。”北冥鸿阳在士兵走掉之后就走到了北冥鸿影身边说道。

    北冥鸿影看了看北冥鸿阳,脸上神色没有丝毫变化的说道:“我之前就说过这北冥玉根本不简单,你觉得北冥家族的人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会容易嘛。虽然现在我在和他合作,但是我好像有点后悔了呢,照这个趋势下去,日后我最大的威胁也许就是这个北冥玉了。”

    “夫君又何须担心这么多,现在整个神州大陆上国境范围最广泛的就是北冥国了。虽然这样看上去是根硬骨头,但是同样的,如果夫君和大魏帝国的曹天颐合作的话,不说灭掉北冥国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说曹天颐的阴险狡诈,夫君你认为在一场几乎是两败俱伤的战役之后你又有多大的把握能够赢得了大魏帝国呢?”

    就在这时候从屏风中走出来一个绝色女子,她就是北冥鸿影的唯一一位女人,承天帝国的人都称她为灵妃。

    北冥鸿影搂着灵妃的小蛮腰,把她抱到自己的腿上,说道:“还是我的灵妃有智慧,一语道破天机。我就是怎么考虑的才会和北冥玉继续合作,而且北冥玉的海军实力简直就是我和曹天颐联合攻击都无法撼动的强大存在。”

    说完,北冥鸿影看着北冥鸿阳说道:“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此为止吧。鸿阳你吩咐下去,就说这几天士兵们都辛苦了,这几天我们好好设宴犒赏一下他们。”

    。。。。。。。。。

    战争是敌我双方智慧和勇力的较量与对抗,善于捕捉战机,对于一个军事家料敌决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诸葛亮在《将苑?机形》中说:“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胜负的关键就在于决策者能否认识战机,把握时机,当机立断,适时出击,因机而胜。陈仓之战,北冥玉乘齐地大乱,曹天颐无暇西顾,率北冥军北出陈仓,一举还定三秦。破齐之战,北冥玉采纳谋士千面先生的建议,乘大魏帝国皇帝曹天颐与汉使讲和,疏于戒备之机,引兵渡河,袭破历下,齐军虽然多于汉军数倍,但因齐、汉两国议和,放松了警惕和戒备,正忙着要撤防东归,突然遭到汉军的意外打击,毫无抵抗能力,即时溃散。韩信轻易地占领了历下,歼灭了齐军主力,占领齐都临淄。

    孙武强调:“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正确地选择进攻时机,即所谓“顺详敌之意”,就是因势利导地抓住敌人的意图,一旦有机可乘,就要不失时机地开始行动;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正确地选定主攻方向,即所谓的“并敌一向”,简言之,就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既是要害而又虚弱的地方。具备了这两条,就达成了作战的突然性。破代之战,韩信利用代、赵联军被太行山隔开,难以互相策应与配合,代国国小兵弱,又无名将,代相夏说孤立地驻守于邬县之机,出其不意地直取邬县,韩信在赵军来不及接应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代军,打开了进击赵军的通道。

    未战之前先定必胜之计历来是军事家临阵决策的不懈追求。定计决策是一个运筹帷幄、精心谋划的过程,一个高明的统帅并非都是在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才去决策的,如果都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那么统帅的高明也就无从体现了。当然,在条件尚无百分之百把握的情况下去进行决策要担一定的风险,但倘若耐心地等到万事俱备,那么最佳时机就可能早已不复存在了。十月,韩信与张耳统兵数万越过太行山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20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当韩信侦知赵军统帅陈余不用李左车“正面‘深沟高垒,坚壁勿与战’,以奇兵从间道断绝汉军粮道”[7]的计策时,便抓住战机,周密谋划,进行决战,20万赵军顷刻间灰飞烟灭,陈余被杀,赵王歇也成了汉军的俘虏。井陉之战称得上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之战,也充分反映了韩信善于捕捉战机的军事智慧、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和井然不紊的指挥才能。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其要义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就是说,要在敌人无准备的情况下突施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

    历史上的无数战例证明,在敌人意想不到或没有戒备的时间、地点实施奇袭,可以取得巨大的军事效果。它能使对手因缺乏精神、物质准备而心慌意乱,以至于在慌乱中顾此失彼,举措失常,从而一败涂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著名战例。汉高祖元年八月,韩信借项羽在齐平定叛乱之机,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褒斜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造成欲从褒斜栈道东返争夺关中的假象,诱敌将重兵屯于褒斜栈道道口。自己则亲率主力翻越秦岭,走陈仓道出大散关,直趋陈仓,在章邯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对其实施突袭,章邯仓促应战,结果连战失利,司马欣、董翳相继投降,章邯最终战败自杀。此战,韩信取胜的诀窍就在于出奇制胜,从敌人意想不到的路线进军,从敌人意外的地点攻击,收到了几乎是传檄而定三秦的效果,这也只有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才能做得到。

    战争的基本目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楚汉战争中,韩信常常以劣势兵力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在兵力、物力或天时、地利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被敌人消灭就算不错了,要想战胜强敌,谈何容易!在劣势情况下运用智慧战胜敌人正是韩信的高明之处。韩信是一位足智多谋,满腹韬略的军事家,面对强大的敌人,韩信总是敢于决策、敢于行动。韩信每每以弱胜强,大放异彩,其取胜的秘诀就是在战前进行严密侦察,周密谋划,创造条件,伺机出击,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潍水之战,韩信以数万汉军与二十多万齐楚联军对阵,且参战楚军原为项羽麾下的精锐部队,兵精将勇,战斗力很强,韩信要想取胜决非易事。然而,韩信在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周密的谋划部署,仍然一战取胜,尽定齐地。此战,韩信灵活运用“半渡而击”的作战原则,并创新战法,自出机杼,其引军半渡以邀敌半渡之举,算计之准确,谋划之工巧,令人回味无穷。

    所以正所谓杀鸡给猴看,在北冥玉雷厉风行的大强度铁血攻击之下,一个月的时间,仅仅只是一个月的时间,北冥玉就攻下了大魏帝国南边不下十座城池,虽然这些城市不算是什么军事重地,但也足以体现出北冥玉军队的强悍。

    北冥玉这边不但进军着,北边修整好的承天帝国的军队也开始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