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哈里发韦立德

江南黑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唐征万里最新章节!

    第27章哈里发韦立德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东临海湾及阿曼湾,西傍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西北界叙利亚沙漠,北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面积32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民族起源于闪米特民族,是闪族最年轻的一支,血统上与犹太人相近。阿拉伯世界泛指阿拉伯民族居住的地区,目前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

    在公元7世纪前,当世界上其他地区相继出现各个文明时,阿拉伯半岛上的人们,仍然过着原始而贫困的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或者拉起一支商队,骑在骆驼上,把这里特有的香料贩卖到远方。这个时候,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组织,只有通过血缘为纽带的部落,和脆弱的部落联盟。他们掠夺,或被掠夺,或复仇,征战不止。

    就在公元7世纪的某一天,这个民族突然从荒凉的大漠中冲了出来,骑在马背上,高举着真主的旗帜,挥舞着新月弯刀,开始了对波斯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征服,最终波斯帝国灭亡了,东罗马帝国遭到重创。他们称,真主将真理通过伊斯兰教启示了他们,先知穆罕默德领导着他们。于是一种新的宗教得到了传播,一个新的民族迅速形成,一个新的帝国在东方迅速崛起。200年后,这个新兴的伊斯兰教帝国的疆域不仅囊括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并扩展到了叙利亚、伊拉克、波斯、埃及甚至到达了北非和西班牙,不仅与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大唐帝国齐名,还有了与基督教教堂同样巍峨的清真寺,期间形成的新制度和新生活方式,延续到了今天,并以其卓越的民族智慧在“百年翻译运动”中对希腊典籍进行了完整的保存,为欧洲文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中世纪伟大的文明之一。

    这个盛极一时的文明,维系了几百年后,又迅速分崩离析,重新陷入了一片动荡。黎明时清真寺里虔诚的喊经声,仍回荡在美丽的阿拉伯世界。

    公元708年大唐景龙二年伊斯兰历89年

    大马士革干燥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阿拉伯倭马亚王朝的第六任哈里发韦立德回到了他的绿圆顶宫。

    年轻的韦立德继任哈里发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在他的统治下,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又有了扩展,尤其是在东方和西班牙,他的东部总督和北非总督总是将捷报传到他的宫殿里,呈送到他的面前。倭马亚王朝开疆拓土的时代,就是父亲阿卜杜拉?麦立克和他所统治的时代,虽然因为他支持和信任伊拉克总督哈查只,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暴君,但历史上公正的维尔说过,“他却是所有统治者中最伟大、最有权力、最显赫的君王。”

    二十九岁继任哈里发,韦立德表现得丝毫不比父亲逊色,遵从父亲临终前的指示,他信任那些父亲留给他的那些的老臣,如东部总督哈查只,哈里发对他的信任,只能让他为帝国更卖力。由于他的镇守,伊拉克的库法和巴士拉一直都是安静的,没有再发生叛乱,阿里派的人们不再反抗,两河流域呈现出了安定。同时哈里发又提拔了许多年轻的将军,呼罗珊总督古太白和吐火利斯坦总督总督穆罕默德。从阿姆河到印度河再到大西洋,他的宝剑就是法律。

    韦立德比任何一位哈里发都懂得怎样平衡阿拉伯各个部落之间的利益,以强权获得更大范围的统治,如果把哈查只除外的话,韦立德至少比他的父亲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韦立德统治期间,整个阿拉伯帝国一派安定祥和,文化和艺术开始繁荣起来,他通过抢夺圣约翰教堂扩大了大马士革清真寺,他从巴勒贝克的一座教堂中得到了一座铜铸圆顶,把它放到了耶路撒冷的马立克清真寺上面,还重新扩大了麦地那清真寺和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

    他还建立了学校和医院,为老人、盲人和穷人发放粮食。他经常视察市场,鼓励手工业,于是商队更加活跃,集市更加热闹。为了方便旅行者,尤其是去圣城朝觐的人,他还在全国范围内修建道路,在方便的地方打水井,为那些长途跋涉的人们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困难。

    韦立德温和而谦虚,他经常走进人民的中间,了解人民的疾苦。据说有一次他去麦加朝觐,并向人们广施馈赠,清真寺里到处都是穆斯林。在汉志总督欧麦尔的陪同下,哈里发视察了所有改善性的措施,大家见到哈里发来了,纷纷起身向哈里发行礼,只有一位老人坐在那里不动,并没有起身。

    “你好吗,赛义德?”哈里发首先问候老人。

    老人依然没有起身,只是回答,“我很好,哈里发。”

    韦立德微笑着跟欧麦尔说,“可怜的老人,他们家族只剩下他一个人了,欧麦尔,我的兄弟,帮我照顾好他。”

    虽然韦立德没有他的堂弟那么仁慈,但他的宽容是公正的,不管是穆斯林还是其他教徒,都能感受到他的仁政。在“列王之父”阿卜杜拉?麦立克之后的哈里发中,没有出现比他更有成就的君主了。

    “现在,我又回到了大马士革,又回到了绿圆顶宫,回到了大臣和清客们的包围之中,也许这才是哈里发的生活吧。”韦立德笑着,坐回到了那个宝座上。

    就在韦立德感叹的同时,越儿依旧在为她的生意眉头紧锁,她必须用自己的办法来扭转眼前的局面,其实,在大马士革,她只有一个生意上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她自己。

    不论是在犹太商人眼里,还是在波斯商人眼里,越儿还不到独立经商的年龄,就连教育抓得很早的犹太人,男孩子也只有到了十五岁才可以学习《塔木德》。但越儿不同,她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她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在她这个看似根本不可能的时候,为自己打拼出一个生存的空间,给自己一个希望。

    “塔扬先生,塔扬先生,如果你卖的东西别人家都在卖,请问你该怎么办呢?”越儿此刻就象一个小跟屁虫,把自己的店不管了,直接扔给了胡杨和海伦,自己一头扎进了塔扬的店里,不停地提问着问题。

    “塔扬先生,请问你一般选择卖哪些和其他店家不一样的东西呢?”

    “塔扬先生……”

    塔扬有些郁闷,简直被这个爱问问题的小丫头给烦透了,但她却怎么赶也赶不走,而且很有眼色,从来不在他有生意的时候来提问。

    “是不是你们大唐的孩子都跟你一样,充满了这么多的问题啊,要是那样,大唐可真是一个可怕的地方,我们的孩子才开始学习《密西拿》呢,你就已经自己到了几千里的异国他乡自己开店,上帝啊,希望你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塔扬先生抱怨归抱怨,但他还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有时甚至有一种想把自己的所知所学全部传授给她的冲动。哦,不,原谅我吧,上帝,她不是一个犹太人,不是犹太人孩子。

    “别的店家都在卖的,我不会去卖的,因为大马士革的穆斯林,有谁愿意从异教徒和顺民手里买那些穆斯林也在卖的商品呢。我只卖别人没有的,只卖我这里独家的,而且还是要能赚上大价钱的,明白吗?”

    塔扬经常抵抗不住越儿的纠缠,利用空闲下来的工夫回答她的几个问题。

    “孩子,你的爷爷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商人,为什么你不向他多请教呢?”塔扬眨巴着眼睛,不怀好意地问。

    “我爷爷说了,他说您是更厉害的商人,他让我多向您请教,您的智慧能让我受益终生。而且,我也喜欢跟您在一起啊,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在您身边,就能感觉到一种睿智,您的每一句话都让我觉得很有道理,我都要记下来呢。”

    “真的吗?”塔扬笑着,看到越儿无比坚定地点头,“塔木德里说,要想变得富有,你就必须向富人学习,在富人堆里站上一小会儿,也会闻到富人的气息。”

    “对啊,我就在向最有智慧的富人先生学习啊,塔扬先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啊,那么多顾客从这门里走进来,又走出去,怎么能让他们再进来,经常进来呢?”

    “信守契约,诚实,说到一定要做到,即使赔钱也要遵守承诺。”

    “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吗?”

    “对,就是这样,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也不管和什么人只要达成了协议和契约,就要遵守。神会惩罚不履行契约的人。”

    越儿纯洁的眼睛里,那个略显佝偻的老者无比地高大。

    “爷爷,我一定要去见那个哈里发吗?”

    越儿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些打鼓,她知道哈里发在整个阿拉伯的地位,就像自己在长安,见皇宫里的皇帝,真是想都不敢想啊。

    “对,一定去,这不是古太白让你一定去的吗,我想他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吧,你说呢,海伦?”

    海伦微微一笑,“去吧,我和卡扎陪你去,没事的,大唐的小珠宝商肯定会受到哈里发的热情款待的,而且这个年轻的哈里发,据说人很不错,脾气很好。”

    “希望吧,希望他能跟古太白将军那样就谢天谢地了。”

    最后的几件来自长安的丝绸和瓷器,还摆放在那里,这是献给哈里发的礼物。如果不是哈里发离开都城去朝觐和巡视,如果不是因为罗马和阿拉伯边境的关系紧张,也许他们已经得到哈里发的批准,已经前往此次旅行的终点,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了呢。

    人算不如天算,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也许是这个美丽城市的真诚挽留,他们在大马士革进行了长时间的逗留,这段时间,足以让他们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传奇。

    韦立德连续几天处理一些积压下来的政事,特别紧急的已经在回程的马背上处理过了。

    一封来自瓦西兑的书信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是东部总督哈查只写给他的。

    打开仔细阅读,原来是哈查只请求哈里发严肃处理他的逃犯叶齐德的事情,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一直被哈查只关押的叶齐德四兄弟,已经从瓦西兑逃了出来,据说已经逃到了拉姆拉城,被苏莱曼保护了起来。

    韦立德看完信笑了一笑,这个老总督,火气还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连这么几个人都不放过,他囚禁叶齐德兄弟都那么久了,有什么怨恨也可以宽恕了,再说叶齐德兄弟又不是犯了什么不可原谅的过错。

    想到了叶齐德兄弟,就想到了叶齐德是前呼罗珊的长官,一想到呼罗珊,他就立即想到了古太白,好象古太白在这之前也给他写过一封信来着,内容是什么,有些记不太清楚了。

    “来人,帮我把呼罗珊的古太白前段时间写给我的信找出来,快!”

    太监赶紧给他在分类好的书信中把那封信找了出来,呈送到他面前。

    韦立德展开书信一读,哦,想起来了,原来是关于一个来自东方大唐的孩子。这个孩子很不一般,从大唐到了撒马尔罕,还要到大马士革,是个珠宝商的孩子,还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哦?

    哈里发笑了,“问一下王宫侍卫官,可有一个东方大唐的孩子来王宫要求谒见哈里发?”

    “是!”

    工夫不大,打探消息的太监回来了。

    “回报哈里发,一个多月前,确实有一个东方大唐的孩子,带着两个奴隶来要求谒见哈里发。当得知您不在王宫,他们就离去了。”

    “下次如果他们再来,立即禀报我。对了,告诉大马士革的长官,火速查明这个大唐孩子的住处,通知他们在合适的时候来见我。”

    第二天,大马士革的长官就来向哈里发报告,已经找到了那个大唐孩子的住所,同时带来的,还有她已经在大马士革有了自己的店铺,及她释放奴隶的故事。

    “看来古太白这个家伙说得没错,这个孩子果然不同凡响。”

    “哈里发,已经把您的旨意传达给那个孩子了,她说就在这两天带礼物来拜见您。”

    “好啊,好啊,我也要很隆重地欢迎这个来自东方大唐的神奇少年。”

    哈里发韦立德和越儿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

    很多年后,越儿回忆起来,总是很感动。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我遇到了那么多值得信赖的朋友,尤其是哈里发。他并不象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更像一个宽厚仁爱的兄长,他那深沉的微笑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