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历代帝王寿命考

尘昏白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龙游大明最新章节!

    朱厚照心里冷笑不已,跳出来这两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怎么会突然发难?转念之间立即明白,让别人给当枪使呗。他们品级既低,年纪又不大,正是火力强壮不怕事的时候。身为御史,打听些小道消息,胡乱攀扯一番,横竖又不降罪的,干漂亮了还能捞个好名声,对今后的前途大大有望,凭啥不干?

    看来自己今天是撞枪口上了,难道是父皇中了这厮们的奸计,把老子诓来当场批判一番?嗯,有可能!

    他虽然有些冤枉了刘健他们,也大致不错,四个老头商量的办法本来就是在朝会上发动舆论攻势,最好能逼着朱佑樘当场就范,回去把太子严加管束,以达到克隆模仿皇帝传统优秀品质的效果。今天朱佑樘让他随朝伴驾,本来就是那天想得多,给了文臣们一个意外的惊喜。那更好啊,按原定方案执行。

    “父皇,儿臣斗胆,想当庭跟这几个人对对话,请父皇恩准。”小朱眼珠一转,扭头过去凑近朱佑樘的耳朵悄悄说道。朱佑樘这会儿正翻白眼不知所措呢,脑子一热,竟然点头答应下来:“你好好说,别失了体统就是。”他也说起悄悄话。

    下面文官们一看,差点气出一口老血来,本来就是向他父子进谏的,人家倒好,高高在上,居然还交头接耳,那不是商量着要对付我们么?

    贡安甫长身玉立,风度翩翩,上前一步把腰弯得更低:“以上种种,臣等愚昧,恭请万岁圣训!”

    朱厚照看着他脑袋上的乌纱帽,微微一笑:“贡侍御,本宫代万岁和你说话。”

    贡安甫身形肃立:“恭聆太子谕旨。”

    “那也谈不上,你方才说的,万岁和本宫都听清楚了,古训上的话大致也不会错的。不过本宫想请教一二,既然万岁身份贵重,那该如何保重龙体呢?”

    贡安甫成竹在胸,平静答道:“启奏太子,为君者,动静便有风云,天下安则身安。是以万岁当调和阴阳,静心诚意,起居有度、饮食有节、欲寡体和,心平身稳,自然千秋万岁。”

    “嗯,很好,举个例子来听听。”朱厚照笑眯眯地点头说道。

    “举例子?”贡安甫脑袋一懵,有这个说法么,还要举例子?

    朱厚照见他发呆,再把声音调大些分贝:“没听清楚吗贡侍御,请你举个例子来听听。古往今来,那一位帝王是照你这么做得享大年的?本朝的,前朝的,历代的,只要有据可考,有都可以说说。”

    贡安甫唰地一下,汗都出来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朱厚照会来这一手哇。脑子嗡嗡作响,实在想不起哪一个皇帝高寿来。

    “这个、这个,启奏太子,文王享寿过百岁——”

    贡安甫话还没说完,朱厚照把手使劲往下压:“打住、打住,本宫说的是有据可考的,文王享寿百年,有据可考么?”

    “呃,《尚书·无逸》有载——”

    “有载?有什么载?《尚书》就说他在位五十年,说他生于何年,崩于何岁了么?”朱厚照垮起一张小脸,严肃地批评贡安甫道。

    大殿上鸦雀无声,人人都在拼命地回忆史书上记载的帝王寿命。当然是边回忆变骂,这个熊孩子,无端端提这么不靠谱的问题,叫人咋回答?有心帮都帮不上忙。

    朱厚照故意等了一小会儿,见贡安甫还是答不出来,又体贴地说:“这样吧,范围太宽也不好回忆。你只要说说,五十五岁以上的帝王就成。五十五都算高寿,不算为难你了吧?”

    贡安甫汗如雨下,终于挤破了脑浆子答出一个:“回太子,梁武帝萧衍,臣记得享寿八十有七。”

    “嗯,好好好,贡侍御真的好学问,不过本宫想问的是,你确定那萧衍,是按你的法子保养的么?”

    众人又倒吸一口凉气,他妈的,这小子的陷阱!要说查查命长命短倒还好说,满朝这么多臭皮匠,都是饱读史书的,大家凑一凑,兴许也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可是,若问起真的按照贡安甫那套保养方式,一个都木有啊!

    萧衍是什么人?人家壮年时候可是南征北战威风凛凛的,你好意思说他起居有度、饮食有节、欲寡体和,心平身稳?

    贡安甫老脸通红不敢接话。急切里不知那里冒出一个怯生生的声音说了一个名字:“武则天。”

    朱厚照一听,呵呵乐了:“哪一位这么有才,站出来说说话?”

    没人知道是哪个放的这个响屁,这下连刘健他们都忍不住低下头去。女人当皇帝,那是男权世界的耻辱啊,平时说起那娘们儿,都用则天武后绕过去,今儿倒好,朝会之上,居然有人搬出来举例子,可见朱厚照这问题之刁钻,也可见那些死去的帝王们多不给面子。

    “呃,诸位大人,贡侍御答不出来,还有没有人能回答?”朱厚照满脸和气地诚恳问道。连他爸爸坐在后面都忍不住笑,宝贝儿子太可爱了,他总算明白儿子的用意。心底里居然升起隐隐的快感,他娘的,看着这帮平时碎碎念自己的大臣这么难过,爽!

    “好,没人回答,那本宫替你们答了吧。本宫才疏学浅,却也看了一些史书。据我所知,历朝历代,有史可考,超过八十岁的有两位,梁武帝萧衍、宋高宗赵构;活过七十岁的有五位,汉武帝刘彻、吴帝孙权、唐玄宗李隆基、元世祖忽必烈和本朝太祖皇帝;活过六十岁的有······”

    满朝文武呆呆站立,只看见一个小孩儿站在丹墀上滔滔不绝,把历代帝王的寿考说了个清清楚楚。不管是知道大部分的,还是晓得些一鳞半爪的,总之对照自己的答案,都知道这位小爷说得一点没错。

    等他一口气说完五十岁以上的帝王后,终于顿住,面不改色气不喘地看着大家:“不知道本宫记错没有?指正指正。”

    没人接嘴。

    朱厚照叹了口气:“说到本朝,诸位大臣就都清楚,就甭说了吧?本宫说这么半天,到底什么意思,各位都明白否?”

    脑袋灵光的,都清楚了,都默不作声。

    可这么多人,总有不灵光的,比如史良佐,他还要垂死挣扎:“回禀太子,臣不明白,太子说了这么多,似乎有点离题了!”

    “离题?史良佐,本宫就是专门说给你们俩听的。就是要告诉你们俩,古往今来,得享大年的帝王,要么是伟烈一世的开国之君,要么是能征惯战的霸主,就算是宋高宗赵构那样的偏安皇帝,起码也在马背上讨过生活。瞧你们俩出的这主意,那些照办的帝王,哪一个活超过五十岁的,难道本宫还说得不够清楚吗?难道你非要本宫说出诛心之言来才算吗?”

    骤然之间,朝堂上风云变幻,朱厚照厉声喝问史良佐,满朝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什么叫诛心之言,那就是说你史良佐这番言论,目的就是诱导当今圣上做个短命皇帝!

    咚地一声,史良佐吓得倒在大殿上,昏死过去。

    “大汉将军出来,把他拖出去。”不知什么时候,朱厚照忽然找到了帝王的感觉,威风凛凛发号施令道。这时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也在其中,赶紧眼色一丢,出来两个锦衣卫,把史良佐抬出了大殿。

    只听他稚嫩的声音冷冷说道:“学而不思、人云亦云,仗着罪不加身的祖训,大殿之上胡说八道,对大内的事横加干涉无理取闹,这就是我大明朝的谏台?”

    贡安甫羞愧无地,扑通跪在地上,五体投地不敢说话。

    朱厚照再次环视大殿,鸦雀无声,冷哼一声:“哼,这两个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顶多算是糊涂虫两个,别人呢,有没有别人?这些话都是他们自己想说的还是别人教的?若是别人教的,不妨出来说说明白?”

    文臣们很整齐地又把腰多弯了5度,根本不敢和朱厚照目光相对。

    “没人说话,那是赞同本宫的说法呢,还是有不同意见不想提?刘先生、李先生、谢先生,你们三位有没有什么说的?”

    他又追问两句,觉得没啥意思了,干脆问起内阁来。

    三个阁臣现在这个汗呐!本来昨天说好的,找两个愣头青率先发难,然后大伙儿群起而攻之,务必一举拿下皇帝。谁知今天风云突变,冒出来一个太子。刚开始还窃喜,心说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父子同台一起收拾。

    可是这太子爷也太厉害了吧,他怎么不按规矩出牌呢?还把历代帝王活多少岁都统计了一遍,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没事你关心那个干啥?

    作为文官领袖,内阁三个大学时当然应该发言表明自己的立场;作为这次朝会的幕后策划者,他们也有责任为自己布下的棋子们解围。

    可是这话怎么说,这围如何解?

    刘公没了决断,李公没了智谋,谢公忽然发现自己别说侃了,咽唾沫都费劲。~~~~~~~~~~~~~~~~~~~~~~~~~~~~~~~~~~~~~~~~~~~~~~~~~~~~~~~~~~~~~~~~~~~~~~~~~~~~~~~~~~~~~~~~~~~~~~~~~~~·本书第一次张嘴求票了,给个面子呗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