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使功不如使过

尘昏白扇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龙游大明最新章节!

    午后,朱厚照到乾清宫请安的时候把这件事说了一下。朱佑樘静静听完,眉头不禁皱起:“这不好吧,他自己都递了请罪折子,要是让这种人留在朝堂,那你我父子岂不成了不明是非的昏君?”

    “夜夜笙歌,花天酒地,比他无耻的人多了,他不过是斗几回叶子牌而已,论输赢,还算拿不出手的呢!”小朱笑笑道。

    朱佑樘摇头轻轻道:“不一样的,照儿。那些人父皇知道也有,可是他们没暴露出来啊。咱们大明立国,就是以孝以德,首倡风清气正。这样的人还在朝堂,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再说,他是你亲手揪出来的,难道你不怕旁人说你么?”

    “孩儿不怕,孩儿还认为这样的人,更要放到重要的地方,自有他的用处。”朱厚照依然笑嘻嘻的。朱佑樘倒是好奇:“哦?还要放到什么重要地方,有什么用处?”

    “孩儿推荐王迪去做个在京监察御史······”

    “胡闹!”他话没说完,朱佑樘喝骂一句道,脸色沉了下来:“监察御史品秩虽低,确是朝廷名器,岂容儿戏?你拿他去做监察御史,是嫌折子少了不够看呢,还是嫌他们吵架少了太冷清?”

    “孩儿是嫌这朝中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太多,平日满嘴仁义,实则是披着君子的堂皇外衣,行龌龊之事。此时正需要王迪这样的,慢慢将他们的真面具一一剥开。”朱厚照平静说道。

    朱佑樘心中一动:“嗯,你是说——”

    “对,孩儿就是这意思。”朱厚照果断回答,他知道老爹已经明白他的意思。

    朱佑樘又不糊涂,儿子这么一说,他已经醒悟过来。只不过有些话,就算是父子之间,也是不能明说的。何况已经有了默契,就更不用说出来了。

    若说启用这王迪,的确有两个好处。首先,这人现在成了一粒老鼠屎,满朝文官不管真的假的,都要表现出一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态度。这样一来,王迪就成了个**裸的孤臣,以前图个名声,现在名声已经臭了,可还得靠这碗饭才活得下去啊。所以他想不给皇家踏踏实实卖命也不成了。

    第二,王迪被用作监察御史,自然而然就成了一根试毒针。现在表面上看去是人人躲,但等过了这段风声鹤唳期,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小人们,应该会有相当数量的一批渐渐跟他接近而露出真面目。这岂不是比任那些人躲起来悄悄使坏要好得多?

    其实还有第三条的,只是朱佑樘不愿说出来,朱厚照更不会挑明罢了。不管谁做皇帝,都绝对不希望手底下的大臣们铁板一块。有了这个王迪,就可以慢慢撕裂目前这种文官抱成团的局面。这更有利于君主掌控全局。

    想到这里,朱佑樘心里暗暗高兴,儿子似乎真的强过老子许多。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怎么会想得出这么损的主意?

    “好吧,既然你有这个心思,那父皇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是现在要用他,怎么跟满朝大臣交待呢?”这倒是真的,如果那些弹章算是子弹的话,王迪现在早就成了蜂窝。不降罪都说不过去,遑论如此重用?

    朱厚照笑道:“恩出于上,只要他诚心悔过,就能做个好臣子啊。”

    朱佑樘点头微笑:“那好,朕就等着他再上请罪折子。”

    “他一定会写得很深刻的!”

    转天王迪就上了一道痛哭流涕的请罪折子,痛批自己没有恨斗私字一闪念,忘了圣人“君子慎独”的教训。满以为小小玩乐无关大雅,岂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堕落腐化从来都是从小事开始。希望皇上将自己狠狠治罪,同时以自己活生生的例子教育其他干部,一定要防止思想松懈堕落,一定要时刻加强廉政教育不放松······

    最后一段是最值得玩味的。内阁看罢,票拟准奏,将其事迹晓谕天下,深以为戒。并革去功名,发回家乡闲住。

    可是人家皇上却不这么看,提起朱笔写道:“见识实为痛心恳切,颇合圣人‘朝闻道,夕死可矣’之言。尤其后文沉痛非常。似此等幡然悔悟之臣,能不将饶乎?所谓使功不如使过,故而非但不罪,更应用好此人,以给天下人做个表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即迁在京监察御史可也,钦此!”

    刘健等人看了,真是大跌眼镜:“这是怎么说的?他还成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了?不但没被收拾,居然还上道了!”

    于是奏本纷纷,都劝阻朱佑樘三思而行,最后威胁道,如果万岁一意孤行要用这样的小人,内阁就要行使封驳的权力,拒不执行圣旨。

    这一次朱佑樘破天荒没有听从大学士们的意见,先解释了一番说区区几十两银子,又不是什么贪腐的大过,顶多算小节有亏,家教不好而已。朝廷不能不显示容人之量,同时他认识非常深刻,是真心悔改的,应该给个机会。

    末尾朱佑樘用很委婉的语气提醒刘健和谢迁:“知卿等体国,然朕意已定,复何言哉?”

    谢迁还要继续抗争,李东阳叹一口气劝道:“算了于乔,看不出万岁这次是下了决心,非逼着他老人家下中旨么?”

    刘健和谢迁听了李东阳的话,心里同时一凛。话说内阁有封驳圣旨的权力,这是朱元璋为防止后世儿孙太过独裁,设置的一道关卡。如果有重大事情在君臣之间起了分歧,内阁还有六科都可以行使封驳,这样一来,起码能先拉拉锯子,让彼此都清醒一下。

    而同样的,又为了防止文官坐大,直接同皇权作对,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还有行使中旨的权力,即不通过内阁,直接从内宫下旨执行自己的命令。

    只是这两样做法都针对比较严重的事,要么说明君臣不可调和,要么说明君主齁不住手下,才用这种不得已的手段。

    为了一个小小的王迪,双方闹成这样子,值吗?

    朱佑樘是个贤明君主这是人所共见的,要让这位好领导为了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儿被迫使用中旨,会不会在今后的君臣之间产生一道不可弥补的裂缝?

    刘健和谢迁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最后判断,还是不值。

    刘健轻轻点头道:“宾之说得有理,就让他去吧。”

    “哼,就算去,也不能便宜了这厮,告诉戴廷珍他们,一定要孤立这厮,不能让他在谏台好过了。最好是知趣些乖乖卷铺盖滚蛋!”

    李东阳摇头叹气笑道:“就算你不说,人家戴廷珍就不这么做了么?”

    于是,不管怎样,王迪终于如愿以偿,不但没滚蛋,反而成了都察院的一员。

    大过年的,都察院众人那个别扭啊,成天看着这厮在眼前晃荡,大家心里就像吃了个死苍蝇一样不舒服。王迪却面无惭色,神态自若,嘴角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很有些唾面自干的味道。

    时光匆匆,眼看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了。

    朱厚照去夏儒家,正大光明拜了一个年。带去的礼物,夏儒爽快地悉数收下,嘴上却不饶人:“你莫以为弄些花俏,态度好些,老夫便会对你另眼相看。只瞧着过了年你考试的成绩,若是连个府试院试都过不了,说出大天来也莫打主意!”

    朱厚照很谦恭地回答:“伯父且放心,小侄若连个功名都考不取,也断无面目觍颜登门。”一句话噎得夏儒直翻白眼,这特么不是在说自己一个破秀才,没资格要求太多么?可是人家这话又堂堂正正实在没法反驳,只好涨红了老脸,闷哼一声。

    “回去告诉你那堂兄,他求我之事已经安排妥当,现在我几个院子都堆满了货物,让他赶紧过来运走吧。”

    “是是,小侄回去一定转告。不知是些什么货物,可否让小侄看看?”朱厚照心中大喜,他本来就为了这事儿来的,虽然一直盯得紧,知道没问题,总要来亲眼瞧瞧才能放心。

    夏儒点点头,回头叫过儿子女儿:“你们俩陪他去瞧瞧,心里有个数也好。”

    夏臣倒不觉得什么,答应一声而已。夏宁却明眸暗转,喜滋滋地偷偷和小朱对视一眼。最近父亲实在看守得紧,年初二亲热过一次,好久都没跟他单独相处了。

    夏臣打头走在前面,朱厚照居中,夏宁稍后一步在最后面,三人朝旁边院子走去。也不知是这个大舅子白痴反应迟钝呢,还是故意看不见,小俩口在背后蜜里调油啊,朱厚照轻轻回头,抱住夏宁的脑袋在嘴上就使劲亲了一口。夏宁又惊又喜又羞又恼,忍不住使劲在他腰里扭了一下。

    朱厚照夸张地张开大嘴作喊叫状,吓得夏宁赶紧又伸手在他痛处轻轻抚摸揉动,满脸央求的眼神请他别鬼叫鬼叫地吓着旁人,小朱这才笑眯眯地捉住她的小手在鼻子底下闻了一下,陶醉地深呼吸,仿佛在说好香,好香!

    年轻人情浓处,就是这么大胆,放肆,嗯,任性!

    一会儿三人在各处院子转了一边,小朱见到所铺陈的货物,自然有米有面有各种粮食,还有成堆成袋的药材,有各式各样的杂货,连做饭的甑子、刷锅的扫帚、纳鞋的抵针、盘头的丝网、甚至连掏粪的笆篱都有了。

    看得小朱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宫里没有的。就算宫里有的,却因为皇家使用,做得富贵华丽。哪比得上这些东西如此乡土气息,充满了生活原汁原味的情趣。

    要的就是这个味道啊!

    ;